全国客服热线:

今年中山市有32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发布时间: 2016-09-21 17:27:11来源:报

   新定位,新机遇;新起点,新思维。

  伴随着镇区换届的顺利完成,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山新一轮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徐徐展开。然而在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消长不断加快的当下,解决新时期城市转型的动力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经过30余年发展,土地开发已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优势逐渐丧失等挑战日渐严峻,推动经济再提速的新引擎在哪里?大学缺位、产业同构等困境如何破解?专业镇又该怎样闯出新模式?

  从即日起,《南方日报·中山观察》拟推出“聚焦十三五蓝图解码中山创动力”系列报道,深入聚焦中山在“十三五”时期的动力源。敬请垂注。

  在500倍聚光条件上,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换效率接近4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日,明阳集团开发的聚光三结太阳能电池芯片,成功通过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机构——德国费朗和费太阳能研究所的测试鉴定,这标志着其构建国际顶级绿色能源系统的步伐又迈前一步。

  从最初生产配电箱,到发展至涵盖风能、太阳能、智能电气、生物质能、高端芯片五大产业集群的集团,明阳这种从“制造者”到“创新者”的华丽质变,正是中山广大民营企业以创新驱动变革的一个缩影。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赋予中山的四个全新使命中,“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赫然在列。对标从科学工业园区起家的台湾新竹,“大院大所”一度缺位的中山,正立足于“后发型区域创新中心”的模式力争上游;放眼珠三角区域竞合下的创新热潮,立足强基础、补短板、优生态,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体正在加速崛起。

  A 强基础

  聚创新资源建“后发型”中心

  翠亨新区中瑞(欧)工业园创新中心的新场地内,中山市昂欣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紧张忙碌着。自从搬入新厂房后,昂欣科技的产能实现了极大的提升,以往订单太多供不应求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

  两年前,海归博士桑钧晟带着他的团队从美国来到中山创业,并成功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源管理IC芯片和系统级封装技术”应用到LED照明光电一体化组件上,颠覆了传统的LED灯具制造,大量订单也随之而来。灯饰照明一直是中山传统优势产业,昂欣科技的进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光源创新也逐渐成为中山灯饰产业的新优势。

  由昂欣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自发探索的创新,一直是中山许多产业的竞争优势所在。然而面对知名高校、大型研发机构缺位的尴尬,中山如何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集聚程度不高的掣肘,奋力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的新定位?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曾指出,从形成的过程看,区域创新中心包括两种类型:原创型和后发型。不同于硅谷那种原创性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和集聚区,后发型区域创新中心是通过创新资源的引进和集聚逐渐发展起来的创新型新兴城市。

  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后发型区域创新中心主要是引进和集聚已经成长起来的科技公司,在价值网络形态上,表现为先有生产和研发网络,再出现研究网络。如台湾新竹,便是从一个科学工业园区,逐渐发展为世界ICT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

  梳理中山的创新脉络不难发现,其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道路与后者趋同——借助产业集聚效应,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根植”18个专业镇,先从事生产再发力研发,为中山发展“后发型区域创新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去年,分布于各个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就基本实现翻番,增长94.98%,增速达全省第一。这些新增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也是中山最主要的创新团体。

  以基因检测产业为例。与桑钧晟一样归国创业的德籍科学家于浩洋,就在中山创立了中山百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由其自主研发的mir-92a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试剂盒,目前已被纳入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cmde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很快就能拿证销售。腾飞基因、百慧基因、康源基因、拓普基因、瑞康基因……借助国家健康基地的孵化器引入海归项目,近年来中山市已经引进5家相关公司,在基因检测产业链上加快布局。

  B 补短板

  政企携手构建创新“朋友圈”

  尽管生产与研发网络已经逐渐成型,但距离刘刚所提出的研究网络,中山却尚有一段距离。要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必然要跨过这道坎。

  今年5月份,在广东省产学研促进会、中山市科技局的统一组织下,中山5家企业远赴西安高校产学研对接。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创新平台开发部长马列作为此次“淘宝者”之一,一下飞机便直奔西北工业大学,最后成功签下三个初步合作意向,包括纳米领域的原始创新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以航天、航空、航海为学科特色,又处于大风量地区,其前沿技术正是我们所需求的。”马列认为,目前企业自身研发更多地是关注应用性技术,而高校拥有理论的积累,可以解决很多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发展中对研究网络“渴求”日渐明显。不少中山企业长年在广深,甚至武汉、西安、北京的高校和研究院里“求智”,寻找与基础创新、原始创新的对接;另一方面,政府也在积极构建内生型的区域研究“朋友圈”,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创新研究网络缺位的尴尬。

  在此背景下,政企携手补短板,成为中山发力“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的另一重要方向。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参考了上海深圳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后,近两年里,中山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探索组建符合自身情况、面向行业共性技术研发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并有效地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效益,如引进正德材料项目的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在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材料表面喷上先进耐磨涂层,可以让装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前不久,板芙一家企业便通过了广东正德材料表面科技有限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新工艺,制造出较先前产品更耐磨且环保的“新产品”,并成功“俘获”瑞士客户的心。

  另外,中山引入应用型大学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今年在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上签约的考文垂大学非独立法人海外分校项目,目前已确定学院定位和总体设计;中山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英戈尔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望在近期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此外,经中山乡亲引荐,香港大学也有意与中山市合作创办研究性大学。

  C 优生态

  “五链融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前不久,一场“场景化思路设计里的光学设计”公开课在横栏镇的造明公社举行,公开课的对象是孵化器内20多个孵化项目的负责人。“云知光照明学院的项目进驻后,对这些项目将起到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造明公社总经理梅志敏难掩兴奋地说。

  作为中山从深圳引入的孵化器企业,造明公社正成为两地人才、项目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山的灯饰照明产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创新比较原始。所以我们也希望引入深圳、广州等地的创新项目,来提升产业的创新层次。”梅志敏说。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在高校建立起来之前,缺乏内生人才供给端的问题,依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山。目前中山市的人才供给主要还是以引进为主,这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建立大量的孵化器、研发机构等平台去承接人才的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紧抓深圳创新外溢效应,将符合产业规划、创新发展人才引入中山。

  然而,人才要素只是区域创新经济体的核心要素之一。从生态圈的角度来看,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五链”有机融合,才是相对稳固的创新型经济格局。优化创新生态圈,是中山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的第三个重要布局。

  以资金链为例。去年底,为了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解决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中山市启动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项目,为众多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企业,提供低门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9月19日,在接到银行的科技金融贷款授信批复后,广东博威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黄海迪迪显得既惊讶又兴奋:“不用固定资产质押,才申请了一个月不到,银行就批了200万元的贷款额度,这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据黄海迪介绍,成立两年来,博威尔一直处于初期研发投入阶段,每年投入的资金都达到100万元以上,并成功积累了3代物联网芯片技术。但初创期的创新资金压力也困扰着博威尔。

  “目前我们1代的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通过与古镇灯饰产业结合,我们也开发出了一款智能吊扇灯遥控器的产品,此次融资将帮助我们加快产业化。”黄海迪告诉记者,传统银行的固定资产质押门槛一直让“轻资产”的初创企业望而却步,而中山目前推出的科技金融服务,能帮助企业绕开固定资产质押这一门槛,可谓是抓住了初创企业贷款难的“痛点”。与博威尔一样申请到第一批科技信贷的,还有中山市的99家企业,总授信金额已经超过6亿元。

  目前,中山市正计划整合优化科技金融资源,统筹协调推进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珠江西岸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为更多敢于创新的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数读创新

  今年中山市发放创新券4500万元,其中重点券和一般券3000万元,服务券1500万元。截至目前,中山市实际兑现科技创新券227张1244.16万元,其中重点券和一般券66张,兑现资金793.48万元,服务券161张,兑现资金450.68万元。

  今年中山市有32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年内突破600家。

  今年中山市组织认定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2家,目前全市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增至46家。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增至36家,孵化器总面积达到65.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846家,累计毕业企业397家。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发明专利申请量3342件,增长62.6%;发明专利授权量635件,增长50.1%,PCT专利申请量70件,增长59.1%。

  今年1—7月,中山全市工业技改投资113.4亿元,增长33.4%。

  中山市累计培养引进了各类人才近30万人,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入选“万人计划”,4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与国内外200多家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3人入选首批“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目前中山市省市创新创业团队达1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和院士工作站分别增至9家和7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1家,2015年以来新增引进18名博士后。

  ■创新样本

  大洋电机:“靶向”并购融入国际巨头创新基因

  继大洋电机成为国际燃料电池生产商巴拉德的第一大股东后,双方的合作在近日又有新进展。本月初,大洋电机与巴拉德、氢能源电池技术服务供应商上海重塑签署了相关的《谅解备忘录》,拟进一步加快巴拉德技术在中国产业化的能力及其推广应用。

  而通过签署本次备忘录,大洋电机也在拥有电机、电控和电动车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这对于大洋电机来说,将有助于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布局中抢占到更多有利先机。而大洋电机加速战略布局的“底气”,是多次并购后对国内外前沿创新技术的整合。

  早在2009年,大洋电机便开始介入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业,开启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2011年,大洋电机收购芜湖杰诺瑞,开始涉足车辆旋转电器领域,近两年又先后完成收购北京佩特来和美国佩特来,成功全面介入车辆旋转电器领域。

  大洋电机筹划大半年的上海电驱动收购项目,也是相中了上海电驱动的研发能力。借由此次溢价10倍的收购,大洋电机将进一步整合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业务,同时引入上海电驱动的研发团队,与上海电驱动在研发、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等多个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借由多次的海外并购,大洋电机已经顺利将自身的技术中心延伸到底特律等地方,并成功招揽、聘请了一批国际专家。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驱动下,大洋电机通过对公司在中山、北京、上海、底特律四地研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结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洋电机电驱动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立,实现整体的技术整合、转化,让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大洋电机的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业务,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0%左右。

  标签: ,
0
伙伴行产业地产顾问机构首创"顾问策划+招商落地"产业园区全程服务模式,为开发区、产业园投资开发商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期定位策划、招商代理、园区运营顾问服务。服务方案备索。合作咨询热线:4000781099转1001
称呼: 电话: 项目所在地:
关于我们|求租求购|业主委托|园区全程服务|分站加盟|广告报价|留言反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www.zhaoshang800.com 中工招商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119 粤ICP备15009343号
产业地产、工业地产、产业地产资讯、工业地产资讯,尽在中工招商网     客服电话:全国 4000781099转1001    站长统计